隨著互聯網題材興起,鋼貿電商概念股開始受到資本市場高度追捧,而經過長達十年探索,鋼貿電商開始在2014年前后實現了規模突破,走出了發展的實質性一步。但市場對于行業發展路徑與空間、自營與平臺之爭、投資標的對比等內容仍未形成清晰的認識,本文試圖對以上三個內容進行探討,以期對行業整體與個股投資有所啟示: 逆境而生,鋼貿實體危機促成鋼貿電商發展良機。鋼貿電商探索早在2000年左右,阿里巴巴也曾成立工業原料部門。但在2008年前,鋼貿實體利潤豐厚,電子商務對于實體參與者毫無吸引力,僅停留在賣方為主的貨物信息發布的原始階段。2012年后,隨著鋼貿金融風險大規模爆發蔓延,鋼貿商普遍利潤微薄,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,鋼價也出現較大跌幅,傳統的鋼材批發倒手的粗放式貿易模式難以為繼,借由電商實現模式提高經營效率,行業實體危機成為電商發展的轉機。 順勢而起,渠道創新、功能整合、區域集中,打造綜合服務中心是鋼貿電商發展的三條脈絡。電商對于傳統鋼貿行業有三個層次的促進作用。首先,電子平臺優化流通渠道,提升供需資源匹配效率,按照國際水平測算單噸壓縮潛力在80-120元。其次,利用電子平臺實現物流、加工、金融等相關功能的整合,打破傳統鋼貿商盈利單一的問題。第三,長期來看,通過鋼廠線上加盟等模式,以明顯低于傳統模式的成本與風險,完成規模的再次提升,助力成為區域型的大型鋼貿商。 基于規模發展、盈利模式及風險控制三個維度考量,我們在已有業態中首推大型中間商自營平臺。目前鋼貿電商已形成三種較為明確的業態,即為鋼廠直營電商、中間商自營電商、第三方平臺電商。對應典型代表分別為東方鋼鐵、物產中拓和歐普鋼網、斯迪爾和我的鋼鐵等。對比來看,鋼廠直營電商面對規模增長有天花板的障礙,中間商自營型電商依托線下資源實力,服務盈利點清晰,風險可控性強,利用鋼廠線上加盟的曲線規模拓展已經開始;平臺型電商依托獨立屬性與影響范圍,前期易于聚集規模,但由于鋼貿的特殊性,如客戶鑒別力、承兌匯票、質量疑議的處理等風險控制環節難以把握,我們較市場對第三方鋼貿電商樂觀的態度更為謹慎。來源:騰訊財經 Tag:不銹鋼管價格,鋼材市場分析 |